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7章:义诊第一站(1 / 2)





  中医治病,讲究治标治本,任何疾病都不是说来就来的,肯定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,例如很多地方病引起的疑难杂症,这就要根据医生的经验来辨别,找到根源治其根本。

  义诊的途中,李卫国还不忘讲课,把这趟行程的主题,以及大家要怎么做都先说明,省的同学们上阵发慌。

  走了一夜,次日上午,义诊大巴车来到一个偏远村庄,因为交通不便,土路坑坑洼洼极其难走,开进村庄,大家的三分钟热度还在,也不管这一夜睡没睡好,到了地方,先摆上义诊的阵仗。

  大巴车前,齐心合力的把车上的桌椅搬下来,整齐的摆放一排,桌子上放着血压计,体温计,听诊器,以及惦手海绵。

  李卫国是这次的坐镇老师,负责巡视,一会开始义诊的时候,由学生们把脉问诊,如果有偏差,李卫国再出面纠正,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锻炼。

  四位学习中医的学生分别有,叶飞,马江涛,秦磊,以及曹诗文,除了曹诗文是主治妇科,其他三位都在外面摆了桌椅板凳,如果遇见妇科的患者,就上车就诊,这也是为了患者隐私着想。

  在大家忙碌布置就诊场地的时候,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基本都围在中间,丁亚宁和陈欣妍负责接待,耐心的给每一位患者讲解,他们是干嘛的。

  “真的不要钱,你确定?”村民不可置信的问。

  “绝对不要钱。”陈欣妍解释道:“我们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义诊团,就是下地方,免费给你们看病的。”

  “这个好啊,真是太感谢你们了。”

  现场布置完毕,横幅,桌椅全部布置整齐,苏紫嫣拿着相机一边拍照一边指挥:“来来,先笑一个。”

  秦磊马江涛两人比划出v的手势,叶飞问:“你这不去帮忙,怎么还拍上照片了?”

  苏紫嫣看着相机里的照片说:“你懂什么,现在都什么社会了,这么好的机会,怎么能不宣传一下是吧。”

  “就是,这趟不但可以练兵,还能宣传中医,一举两得。”

  “就是,来,在笑一个。”苏紫嫣找好角度,又拍了一张远景。

  义诊活动开始,村民们几乎全都来了,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的偏远农村,年轻人很少,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,还有一些留守儿童,这个村子也是如此,几乎看不见青壮年劳动力,不是小孩就是老人。

  义诊有条不紊的进行中,叶飞三个男的把脉看病,如果遇见有妇科问题的,让丁亚宁带着去大巴车内就诊。

  “小大夫,我看你年龄不大,你会看病吗?要不你让老大夫给我看吧。”一个老大爷问叶飞。

  “不用,您的问题,我就能看。”

  “你能看出我有啥问题?”

  这看病啊,在会看的人眼里,一搭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,叶飞就是这个会看的,当老人坐下的时候,他的面色,呼吸,再加上他的习惯性动作,叶飞已经区分出一二了。

  “我先给你把把脉!”叶飞搭手把脉,若有所思一番,这才说道:“大爷,你这肚子不太好吧?”

  “嗯,从年轻的时候就拉肚子,这都好几十年了。”

  “难怪不胃肠这么虚,伸出舌头我看看。”

  老爷子伸出舌头,上面全是白色的舌苔,叶飞点了点头,“可以了,胃肠虚寒,肝胆功能也不好,我给你开点药。”

  叶飞拿出钢笔,刷刷的写了一个方子,交给身边的李卫国,他只是瞟了一眼就交给老人,“您拿着去车那边抓药。”

  “多少钱哪?”

  “不是说了吗,免费的不花钱。”

  “谢谢您。”

  义诊还在继续,秦磊和马江涛两人,虽然看病的技术不如叶飞,但看的也都是八九不离十,三个人看了一圈下来,都是一个毛病拉肚子便秘,直到一个老大娘抱着孙子加塞的时候,这才引起李卫国的注意。

  老大娘抱着孙子抢着说:“大夫,您给我的孙子看看吧,他从前几个星期开始,一直没精神头,我们也找过神婆看过了,说是撞见不干净的东西了,也喝了符水,可就是不见好。”

  叶飞等人一阵头皮发麻,这都什么年代了,居然还有人相信跳大神的那一套,看着孩子嘴唇发白,口角发干,脸色蜡黄,气息虚脱,叶飞翻看了一下眼皮,伸手把脉后,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怎么感觉,还是胃肠虚寒引起的呢?

  叶飞有所怀疑,看向秦磊和马江涛问:“你俩看了几个胃肠虚寒的?”

  “两个。”马江涛说。

  “我看了三个。”

  叶飞回头看向不远处正在跟老乡聊天的李卫国,喊道:“师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