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5章:师父的新要求(2 / 2)


  “师父,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吗?”

  李卫国没有回头,“我对你很有信心,可是这校园里再无其他人能与你的水平相近,从能力上来辨别,大学里的孩子也才刚刚接触中医,而日本和韩国的孩子,从小就接受培养,进入医科大学前都有最少几年的中医基础,这是很大的差距,目前很难弥补。”

  李卫国转身看向叶飞说道:“另外,日本的一针流治疗,基本是全国通用的疗法,而在我国,一针流还算是高端技术,除了我研究子午流注之外,全国研究的程度根本无法普及,论技术我们不输,但论子午流注开穴法的普遍程度,日本比我们强太多了。”

  李卫国接着哀声叹气的说道:“我李氏中医就两大特点,针灸,方剂,针灸能与日本抗衡,方剂上韩国掌握的古传验方,比我们多很多,现在就你一个人能抗衡两国青年医生,其他人呢,后继乏力啊。”

  听师父这么说,叶飞也明白了肩上的胆子,看来是之前想的太简单了,李卫国背着手突然转身,“叶飞。”

  “道。”

  “青年医学研讨会,每年都会组织一次,今年我给你个目标,你要力挽狂澜,以一己之力对抗另外两国,再过一年,我要你带领老家伙们选拔出来的帮手,一举拿下桂冠,第一年就算不赢,但也决不能输的太惨,我们的目标是,为中医正名,能不能做到。”

  “能!”叶飞大声回应。

  “既然你都说能了,也别闲着,除了老家伙们挑人,你也帮苏丫头物色几个像样的帮手,团队意识从现在开始培养,奋斗一年,一起征战日本。”

  从师父的办公室离开,去复兴社总部,苏学姐正在看资料呢,叶飞进来问道:“苏学姐,有没有三国青年医学研讨会的资料?”

  “有,都在柜子里,哪一年的都有,你自己看吧。”

  叶飞过去打开柜子,随便拿出一个文件袋,打开看了看,这是零几年的研讨会资料报表,一方算上领队一共是10人,是按照中医分科进行的各项专业答辩。

  流程是第一天先参观,医疗设施,环境,新的中医发展技术。

  其后的几天,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答辩,这就要真刀真枪的上阵呢,其中按照中医分科进行交流,内容有内科,外科,儿科,妇科,骨科一共五个。

  交流的方式是,基础理论知识,感觉上就跟正反方论文答辩是一样的,例如主办方出一个病例,三方根据自己所学所会,进行现场答辩,要引经据典,说出治疗依据和来源。

  最终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案,有点像是专家会诊,总之是先理论探讨,三国专家认为哪一方的效果最有成效,就依次排序评出高低之分。

  最后一项是临床,抽签选出患者,根据临床治疗看哪一方的治疗效果最好。

  看到这,这份文件就看不下去了,因为这一年的档案中,专业知识答辩,只有骨科赢了,其他专业全输,最后临床治疗更是难堪,日本一针流完胜,韩国汤剂疗效并列第一,中国还有未治愈的情况。

  叶飞心灰意冷的把文件放下,再拿出下一本看了起来,结果还是如此,只有骨伤科赢了一场,其他全输,与上一年的结果如出一辙。

  “哎。”叶飞把文件放回去,再拿出另一份,虽然根据时代的进步,研讨会的流程和比拼的方式有所改变,但大致都是换汤不换药,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中医一直输,年年输,年年垫底。

  “叹什么气啊。”苏学姐突然问。

  叶飞放下文件,喃喃自语道:“为什么我国中医水平这么弱。”

  “这个呀,不是我们若,是对方太强了。”苏学姐说道:“我听爷爷说了,日本和韩国参加青年医学研讨会的人,都是名医后人,他们基本都是从小被培养,有的资料上说,8岁熟读八大经典,10岁可以给人看病,12岁就能治疗顽疾,哪像咱们国家的参赛选手,进入大学才刚开始学中医,相比之下肯定不如人家厉害喽。”

  “那我们为什么不找医学家的后人,比如我这样的真传弟子呢?”

  “哪我要问你一件事了。”苏学姐直勾勾的看向叶飞说:“你认为的学医,是救人重要,还是治病重要?”

  “不是一样的吗?”叶飞挠挠头。

  “不一样,而且差的很多。”苏学姐坚定的说道:“医学本来就分成两派,一个是学院派,一个是实干派,你和你师父这种,都是实干派的,让你们做学问很难,但让你们救人看病,信手拈来。”

  “我不大明白你的意思。”叶飞还是有些听不明白。

  苏学姐不愧是研究生,大学里的道道分析的非常透彻,“我这么给你解释,中医药大学里的老师教授,一般有两种人,一种是中医名家,另一种搞教育的,这就意味着让老教授们看病救人行,但教学他们搞的一团糟。”

  “就比如他们的精英社吧,我接手发现,他们以前就是在胡搞乱搞,从一帮只会学习背书的学霸里选优秀,看见这些候选名单,我就感觉今年又没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