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4章:急诊格局(2 / 2)


  冯主任这么一说,叶飞还真感觉饿了,回到医生站找了李卫国,三人走向医院食堂,今天大年初一,食堂居然包了饺子,三人正吃的时候,李卫国说:

  “说实话,我的确认为急诊医生没技术,除了抢救根本治不了病。”

  冯主任说:“你就是眼高手低,不服你来急诊试试。”

  李卫国苦笑道:“不过话说回来,让我来急诊,我还真干不了。”

  “为什么?”叶飞诧异的问。

  “因为太着急了。”冯主任插话说:“你别看你师父能治绝症和疑难杂症,但急诊的患者,都是生死一线的,让我治的话,你想想,针灸加汤药,其实能解决的问题并不多,虽然中医急救术讲的也不少,但跟西医急救术比较起来,的确不如机器的效果来的快。”

  “放屁。”李卫国反驳道:“谁跟你说的,中医急救术没西医的机器急救快?”

  “你别不服,有本事你来?”

  “一边去,我跟我徒弟说话呢,你别打岔。”李卫国说:“我说我干不了,是因为太累,这急诊一天24小时全是人,一两天也就算了,如果一熬就是7天一个月的,是个人都熬不动。”

  冯主任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说:“就你会找借口。”

  “我不是找借口,我要是在急诊,肯定比你强!”李卫国犟嘴。

  “你强你来,费什么话啊。”

  “抬杠是吧。”

  “我就抬杠了。”

  “要不咱俩换换,你去国医堂治绝症,我来急诊,咱俩换班。”

  冯主任嘟囔道:“我要是能治绝症就不用干急诊了!”

  “你看看。”李卫国找叶飞帮腔说:“就说他技术不行吧。”

  “少废话,赶紧吃饭。”

  这俩老头,真不知道以前是什么关系,怎么一到一起就互相挤兑呢,不过叶飞也难得见到师父被人挤兑,就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。

  就在三人有说有笑吵吵闹闹的时候,医院大厅广播突然说:

  “120急救中心通知,有烧伤患者转院送来我院,请做好接待工作。”

  冯主任一看放下筷子就走了,李卫国和叶飞也不吃了,放下筷子急匆匆的出来,小跑着来到医院门口,正好救护车这个时候开了过来,医生齐心合力的把患者抬下救护车,直接推进医院大门。

  这种急症患者叶飞帮不上忙,只能去分诊台工作,叶飞刚回来,护士就小声嘀咕问:“听说你刚才被患者家属打了一巴掌,心里很委屈吧?”

  “没有。”叶飞回应一句就开始登记。

  “没有什么呀,听说你都哭了。”

  “就是,我也听说了,都不是我说你,这才哪到哪啊,在我们急诊,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来医闹,我们这些医生护士,那个没被人打过那个没被骂过。”

  “两位姐姐,我真没觉得委屈。”

  “行了,工作吧。”

  大家不再废话,开始接待患者,按照急诊的看病方式,来的患者先量体温再测血压,通过基础问诊断定患者情况,按照轻重缓急,以红黄蓝绿四个等级标签区别对待。

  绿色是小病基本没事,让患者去挂号找门诊看病,蓝色等级的患者,稍微有点严重,要找急诊医护来接诊,在急诊区的诊室进行处理,黄色就要直接送去抢救室,红色是危机生命,一切都开通绿色通道,化验拍片都是加急处理,这类患者保证生命体征后,一般不是转去eicu,就是转去专科住院部的。

  过年期间,医院的门诊基本都休息,所以这急诊特别忙,有病有灾的都来急诊看病,当然,80%是头痛脑热的感冒发烧,15%是需要医生就诊,只有百分之5,是救护车直接送进来的。

  这5%的患者,也都是过年病,不是喝酒喝伤了,就是拉肚子,过敏,要不就是车祸,但相比与平常的时候,今天的车祸要少很多很多。

  经过1个多小时的磨炼,叶飞已经融入分诊台的辩证方法了,先量血压验体温,因为叶飞本来就是医生,给患者把脉分诊,帮着医院内解决很多分诊没必要的工作。

  “178号。”叶飞喊了一嗓子。

  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奶奶上前,两人年岁都挺高的,脸上写满了沧桑,互相搀扶着来到分诊台,坐下后老头就锤头丧气的。

  叶飞拿着耳测体温计,在老人耳洞内测量体温,“老爷爷,哪里不舒服?”

  叶飞登记体温,接着用血压计给爷爷测量血压,“心里不舒服。”

  “昨天晚上喝酒了么?”叶飞又问。

  “喝了,儿子去女朋友家过年,没人陪他昨天自己一个人喝的。”老奶奶回答了这个问题,老爷爷随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。

  叶飞心里一软,“没事啊大爷,也许你儿子再回来,就给你带个儿媳妇也说不定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