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2章:隐士高人(2 / 2)


  老和尚在前带路,李卫国和孩子们紧随其后,穿过庙堂进入内殿,这是老和尚居住的地方,周围有不少小和尚在扫地。

  一行人被引领着进入一间非常古朴的内房,老和尚进屋之后也不端着和尚的架子了,高兴的抱了抱李卫国。

  “好你个老李头,这么多年,还是这么老当益壮的。”

  “别跟我扯远了,说,到底怎么回事,怎么还出家了呢。”

  老和尚笑了,其实本来也是挺和善的一人,拉着李卫国一边坐下一边解释,“我这不年龄到了60,退休了吗,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没事干我就来寺庙……”

  “没事干。”李卫国急了,“没事干你可以在大学里当教师啊,你来当和尚,是几个意思?”

  “你怎么还这么急性子,听我说完不行吗?”老和尚说:“我也不是不当教授,这患者啊,都有个特点,你应该知道,现在这医患关系极差,你就算跟他说,一些习惯对身体不好,比如吸烟喝酒的,但患者就是不听,这个你有什么办法,你行你上。”

  李卫国不说话了,老和尚笑着看了一圈,接着说:“我也是偶然才发现的,这患者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医生,迷信,寺庙里的和尚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,我有个邻居,我是好言相劝是没用,结果来寺庙里烧个香,回去就把烟酒给戒了,这上哪说理去。”

  “那你就当神棍了?”

  “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。”老和尚说:“我出家也不是不看病了,要说这看病啊,跟算卦是一样的,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,中医的渊源是怎么来的,易经中分出了周易,黄帝内经等等奇书,我出家当了和尚,在给人看病,说服力比以前当大夫可强多了,我这么解释,我在医院里给人看病,治愈率不超过5成,可我在寺庙里给人看病,十成治愈,要叫你怎么选?”

  “这倒是。”李卫国终于不计较了。

  老和尚哈哈的笑了两声,这才看向孩子们,对着李卫国说:“这些孩子,你不介绍介绍?”

  李卫国这才反应过来,郑重其事的说:“这位神……和尚大夫,是我以前国医堂的老同事,以前都是给领导人看病的国医,他别的本事没有,这望闻问切堪称一绝,另外他还有一项特别厉害的本事,中医心理学。”

  “不敢当不敢当,就是做人比较圆滑。”老和尚有些谦虚,李卫国话锋一转说:“这次我来乐山,是专门找你的。”

  “你能找到我是真不容易啊。”

  “太不容易了,我可是跟好多人打听才知道你在这。”

  “哈哈哈。”

  李卫国接着说:“你别乐,找你没有别的事,就是让你给孩子们传授点你拿手的本事,让孩子们跟你取经。”

  “没问题,定当全力以赴。”老和尚当场答应下来,看了一圈又问:“哎,这些孩子什么水平?”

  “中医药大学的学生,目前国内最好的中医苗子了。”

  “哦!”老和尚有些惊讶,转过头来,对着所有人施佛礼,“各位小施主,既然受人所拖,老衲就全力以赴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。”

  大家有些惶恐,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了,全部以佛礼鞠躬回应。

  这位老和尚,还真是和尚做派十足,一手持佛礼,一手拿着念珠,面部慈善微笑,“扪心自问,老衲的医术水平,远不及你们的老师,但他既然带你们来找我,估计也不是想让我真的教你们什么学问,而是提升你们的自信。”

  大家围了一圈,耐心的听着老和尚讲话,就跟传经讲道一般,很有意思。

  “这中医大夫呢,自古以来,有九九之说,三年背书,三年看病,三年治病,然后才能离开师父,独自游历,当个江湖郎中。”

  “这三年三年又三年,加在一起是九年,所谓十年磨一剑,中医才得以传承,但也有些人呢,是没经过着九年磨炼,看了两本书,就给人看病当郎中,这种人一般都是所谓的庸医。你们不一样,科班出身,不用九年制就能出师,既然你们老师说,你们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中医苗子,老衲就只好,班门弄斧了。”

  “不敢不敢。”大家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。

  “这医学上,看病和治病,要能拿得起放得下,会看是一回事,会治才关键,可能你们就问了,这不是一样的吗,我可以告诉你们,这区别大了。”

  “郎中看病,除了看眼前,还要看得病的前因后果,怎么得病是因,治好与不好是果,你们说,因果那个更重要?”

  “应该是果吧?”

  “哈哈哈。”老和尚笑了,“医道中,蕴含着大智慧,不是老衲看不起各位,你们能看出眼下,却看不出因果,你们信否?”

  “我们应该说信还是不信?”曹诗文问。

  老和尚看了一圈,最终把目光落在曹诗文的脸上,“好一个女生男相,你过来一些,让我好好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