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37章:投稿(2 / 2)

  叶飞回头看了一眼,说话的人大约30岁左右,这个年纪还没考下执业助理,真不知道他还考个什么劲。

  考试人员到齐等了大约3分钟左右,监考老师们出现,拿着试题和试卷进屋,先宣读了考场纪律,说明一会的注意事项,再三确认每个人的准考证,身份证,无误后,准时准点打铃,考试开始。

  叶飞拿到考卷,先快速审题阅读,执助考试题对叶飞来讲,算是比较简单的了,当下也不废话,胸有成竹,剑笔如飞的快速写着答案。

  考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,有人抓耳挠腮,有人东张西望,有人似乎放弃了,有人还在快速分析的病情。

  就在考试进行的40分钟左右,叶飞写了最后一个字,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,收拾了一下东西,直接起身交卷。

  监考老师接过叶飞的考卷,“还有时间,不再看看么?”

  “不用了,都写完了。”

  叶飞对着监考老师点了点头,这才离开考场,但这一幕也把其他人给羡慕坏了,考生们议论纷纷,自言自语的絮叨:

  “一看就是刚刚毕业的,这种考题对他们来讲都简单。”

  “刚毕业的学生,考执助都容易过。”

  “肃静,注意考场纪律,不准交头接耳。”监考老师急忙喝止。

  叶飞从考场走出来,院子里空无一人,叶飞回头张望一眼,直奔校门口走去,记得在来的路上,看见了一家邮局,按照记忆寻找,进入邮局内,把早就准备好的论文邮寄出去,正好今天一趟出来,就把这些事全都给办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中国的医学期刊,分中医和西医,其中还有更多细致的区分,例如校刊,省刊和国内期刊。

  校刊就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社,这是刊登学生论文的校级期刊,别看只是学校影响力,但在全国中医界的地位也不小。

  全国期刊就比较多了,有中医学报,新中医,中华医药杂志等等,这些都是国内知名的学术期刊杂志,从医的工作人员,都会有个习惯,那就是每期都看,在这类期刊中,学习那些大神公布出来的新验方,和新治疗方法。

  叶飞的投稿不是给校内期刊,他觉得,要做就做全国范围的投稿,每家杂志社都投,至于那个期刊刊登论文,这就无所谓了。

  邮局把邮件分捡后,再由专业的运输,派送抵达出版社。

  这天下午,新中医杂志社主编刚要下班,邮局送来投稿,编委的人走的都差不多了,只好主编亲自接稿,拿在手中看了看,签了字收件后,拆开包装看着里面的论文。

  下班不耽误,回家的路上坐公交坐地铁,一路上都被论文的内容所吸引,回到家正好看完,主编很兴奋,把论文电子版直接传送到工作邮箱,再打电话,挨个通知,让大家连夜看看投稿,还说明天早晨八点开会。

  次日。

  新中医出版社会议室。

  编委所有人齐聚一堂,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电子版打印件,主编说道:“这是我昨天下班的时候,接到的投稿论文,昨晚都看了吧,给我下意见。”

  “主编,我觉得,这个投稿,对我们新中医很重要,投稿人论文内容讲的是中医急救术,各项佐证都特别齐备,我觉得,可以做专栏。”

  主编想了想说道:“昨天我打过电话了,其他几个杂志社,也都收到了相同的投稿,如果可以的话,我希望能尽量争取,让这个投稿人,成为我们的专栏作者。”

  “嗯,我也是这么想的,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,这位投稿人的详细资料,我建议,联系一下投稿人,跟他商量一下。”

  “投稿人叶飞,只有一个联系电话,要直接打电话吗?”

  主编想了想说道:“最近国家正在弘扬中医,我们正犯愁呢,就有人送枕头,这样吧,这个事交给你们了,给我办好,一定要拿下这个专栏项目。”

  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
  散会后,编委的所有编辑各自回到岗位,有联络责编打电话,负责联系叶飞,电话接通了,对方还没有接听,责编的心越来越激动,也不知道,这位研究中医急救术的教授,到底好不好对付。

  “喂你好,哪位。”

  电话里传来年轻人的声音,打破了编辑的所有猜想,他拿下电话看了看号码,确认没有错,这才弱弱的问:“请问,您是叶飞叶医生吗?”

  “我是,你是哪位。”

  “是这样的,我是新中医杂志社的编辑,昨天接到了叶飞医生的投稿,是您本人吗?”

  “是我本人,可以刊登吗?”叶飞问。

  编辑愣了愣,捂着电话对着周围比量了一下,其他人都好奇的围了过来,只听编辑说:“是这样的,我们是可以刊登的,只不过,请问你下,你的资历是?”